核磁共振机房的抗干扰与电磁屏蔽要求实际上,核磁共振设备的屏蔽需求是可以细分为三个相互独立的方面的,我将他们分别简称为“电磁干扰”、“金属干扰”和“磁场影响”。 为了方便理解,这里需要稍微介绍一下核磁设备的成像原理。核磁设备的成像过程,是构成人体的原子在磁场的影响下产生共振,释放出电磁波信号被设备接收到,再经过计算机处理得到可见的图像。 可以看出,核磁共振设备的成像质量与接收电磁信号的灵敏性密切相关,因此进行屏蔽以确保其不受到外界电磁“噪音”的干扰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。 另一方面,基于以上原理,核磁设备整体也是一个电磁信号的强发射源,为了防止其对外界设备的干扰,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屏蔽。综上,核磁机房的屏蔽体,既要防止外界的电磁波进来,也要防止内部的电磁波出去。对这一部分的屏蔽,我们称之为电磁屏蔽。 为了实现电磁屏蔽的目的,需要构筑一个由良好导体组成的封闭屏蔽体。在核磁共振机房的屏蔽上,一般选用紫铜(纯铜)板敷设在房间的六个面上来实现。屏蔽体的各处,应都是连续导电的,不应出现尺寸大于波长的洞口。因此核磁机房的门窗洞口都必须采用屏蔽门窗,屏蔽门窗的缝隙要与墙体中的屏蔽材料良好接触 对一些不得不穿入屏蔽体的一些管线洞口,如空调风管,则必须接驳截至波导板。截至波导板是一种由良好导体制作的蜂窝网板,其目的也是在允许空气流通的同时,减小孔洞的尺寸,减少电磁波的泄露。 同时,屏蔽体上不能有导体穿越,因此各种控制线路、动力线路进入屏蔽体内部也需要通过专门的滤波器连接。 最后,屏蔽体必须独立接地,而室内其他设备的接地也只能通过屏蔽体连接,否则就会破坏屏蔽效果。 |